1951年,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炼钢方法首次在中国唐山钢铁厂成功进行测试,并于1952年投入工业生产。1954年,开始进行小型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实验研究工作。1962年,首钢试验厂的空气侧吹转炉改制成了3t氧气顶吹转炉,并开始了工业试验。 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中国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车间(2×30t)在首钢建成,并于1964年12月26日投入生产。后来,又一批了3.5〜5t小氧气顶吹 转炉在唐山,上海,杭州等地进行了改造。 1966年,上海钢铁公司的钢铁厂将原来的空气侧吹转炉炼钢车间改建为三个30t氧顶吹转炉炼钢车间。
采用了先进的烟气净化和回收系统,于同年8月投入生产。 还建造了一台与之匹配的电弧连续铸造机,并对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品种进行了测试和扩展。这些都为中国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那时起,中国一些原始的空气侧吹转炉车间已逐渐转变为中小型氧气顶吹炼钢车间,并且许多中型和大型氧气顶吹转炉车间已经 被新建。 小型顶吹转炉包括天津钢铁厂20t转炉,济南钢铁厂13t转炉,邯郸钢铁厂15t转炉,太钢50t转炉,包头钢铁50t转炉,武钢50t转炉,马钢 工厂50t转炉等; 中型有鞍钢150t和180t转炉,攀枝花钢铁公司120t转炉,本溪钢铁公司120t转炉等。 在1980年代,宝钢在197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了3台大型300t转炉,并从首钢购买了二手设备来建造210t转换器。1990年代,宝钢又建了250t转炉车间,武钢引进了唐山250转换器。 钢铁建有150座转炉生产车间,崇钢和首钢建有80吨转炉炼钢生产车间。 许多平炉车间被改成氧气顶吹转炉车间。 到1998年,中国共有221台氧气顶吹转炉,其中188吨以下的转炉(25座50-90t的转炉),23座100-200t的转炉,10座的200t以上的转炉,公称量为300t,以及 前吹转炉钢占钢总年产量的82.67%。